沙盤游戲又稱箱庭游戲。沙盤游戲治療是目前國際上很流行的心理治療方法。在學校和幼兒園,它被廣泛應用于兒童的心理教育與心理治療;在大學和成年人的心理診所,它也深受歡迎。通過喚起童心,人們找到了回歸心靈的途徑,進而身心失調、社會適應不良、人格發展障礙等問題在沙盤中得以化解。
一盤細沙,一瓶清水,一架子各式各樣的物件造型,加上治療師的關注與投入,來訪者的自由表現與創造,這就構成了沙盤游戲的最基本的要素!而就在這簡易的設置中,內心的世界得以呈現,心靈的充實與發展,治愈與轉化也獲得了可能。這就是在國際上受到普遍推崇的沙盤游戲治療方法。除了榮格的心理分析之外,它也被人本主義治療、格式塔治療和整合性動力治療等廣泛接受,成為表現性和藝術治療的主流,同時也被逐漸運用于學校心理教育與心理治療。
科學心理學誕生至今已一個多世紀了,由于心理現象本身的復雜性,人們便試圖用各種理論去對它做出解釋,精神分析、行為主義、人本主義、認知心理學是其中較具影響力的四種理論。以它們為基礎創立的各種治療方法,一直產生著廣泛而強有力的影響。但隨著精神病學家、心理學家、兒科醫生對兒童心理問題的關注,他們發現由于心理治療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人與人的言語交流,而語言并非是兒童最擅長的表達工具,而且其語言的理解力水平也較低,所以,談話治療就比較困難。于是,他們需要尋找一種兒童較擅長的溝通媒介來與之交流,兒童游戲的價值便凸現出來了。游戲是一兒童探索周圍環境的積極的活動,是他們認識世界的有效途徑,且具有趣味性、具體性、虛擬性等特點,能適應并促進兒童心理的發展。所以,心理學家就開始將游戲作為兒童心理治療的溝通工具,游戲理論也就逐步應運而生了,精神分析學派的個性化說(榮格)便是其中的一種。
沙盤游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初,其最初創意來源于地板游戲,在此基礎上發明了游戲王國技術,將游戲王國技術與榮格的分析心理學相結合,同時借鑒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,創造出一種更為成熟的心理治療的技術,并最終以沙盤游戲來命名。此后,經過近四十年來的發展,目前,在歐美及日本,沙盤游戲已成為最為時髦的心理分析技術之一,治療對象已不再局限于兒童,而是廣泛應用于成人心理治療中,一些臨床家也將該方法應用于非臨床人群。如:在學校、家庭、企業和團隊的組織和管理中的應用,整合了格式塔、催眠、角色扮演等方法。還有一些治療師在阿德勒自我心理學、家庭系統治療理論的背景下使用沙盤,使之越來越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。自范紅霞年在國內發表第一篇關于沙盤游戲的論文,這一技術逐步被引入我國。經過近十年的發展,沙盤游戲在中國文化背景下的應用性研究已取得到了一定的成果,先后在南北一些高校建立了沙盤游戲室,長期應用于心理咨詢實踐,在心理治療、心理輔導與心理教育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。
電 話:18169250187
傳 真:15388083952
手 機:15388083952
郵 箱:1159587840@qq.com
地 址:湖南省長沙市雨花區環保中路188號2號廠房B301房